01.法人代表不能貸款買房;
02.法人代表不能辦移民;
03.法人代表不能領養老保險;
04.公司會每年被稅務局罰款2000至1萬元;
05.有欠稅,企業法人代表會被阻止出境;搭不了飛機和高鐵;
06.長期不申報稅收,稅務局會上門檢查;
07.長期不申報稅收,發票會被鎖機;
08.工商信用網進經營異常名錄,所有對外申辦業務全部限制,如:銀行開戶、進駐商城等等。
|
5月31日前,所有企業會計必須完成這件事!否則后果自負!寫在前面:先不說你明不明白什么是匯算清繳(下面附詳細介紹和流程),但你得先知道未按時匯算清繳有什么嚴重后果? 企業匯算清繳之前先看下面這12項費用稅前扣除比例。 匯算清繳12項費用稅前扣除比例! 費用一: ▶項目名稱: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 ▶扣除比例:100% 也就是: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扣除。 費用二: ▶項目名稱:職工福利費支出 ▶扣除比例:14% 也就是:企業發生職工福利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費用三: ▶項目名稱:職工教育經費支出 ▶扣除比例:8% 也就是: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費用四: ▶項目名稱:工會經費支出 ▶扣除比例:2% 也就是: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準予扣除。 費用五: ▶項目名稱:研發費用支出 ▶加計扣除比例:75% 也就是: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費用六: ▶項目名稱: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支出 ▶扣除比例:5% 也就是:企業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為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全體員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分別在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標準內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予扣除。 費用七: ▶項目名稱:業務招待費支出 ▶扣除比例:60%、5‰ 也就是: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費用八: ▶項目名稱: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 ▶扣除比例:15%、30% 也就是:一般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煙草企業不得扣除)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化妝品制造或銷售、醫藥制造和飲料制造(不含酒類制造)企業: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30%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費用九: ▶項目名稱:公益性捐贈支出 ▶扣除比例:12% 也就是: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后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費用十: ▶項目名稱:手續費和傭金支出 ▶扣除比例:5% 也就是:企業發生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不超過以下規定計算限額以內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1.保險企業:財產保險企業按當年全部保費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額的15%(含本數,下同)計算限額;人身保險企業按當年全部保費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額的10%計算限額。 2.其他企業:按與具有合法經營資格中介服務機構或個人(不含交易雙方及其雇員、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簽訂服務協議或合同確認的收入金額的5%計算限額。 費用十一: ▶項目名稱:企業責任保險支出 ▶扣除比例:100% 也就是:企業參加雇主責任險、公眾責任險等責任保險,按照規定繳納的保險費,準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費用十二: ▶項目名稱:黨組織工作經費支出 ▶扣除比例:1% 也就是:黨組織工作經費納入企業管理費列支,不超過職工年度工資薪金總額1%的部分,可以據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匯算清繳要填哪些表? 填報注意事項及政策依據 1.《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基礎信息表》(A000000) 本表為必填表,納稅人在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時應當向稅務機關申報或者報告與確定應納稅額相關的信息,填報內容包括基本經營情況、有關涉稅事項情況、主要股東及分紅情況三部分。納稅人填報申報表時,首先填報此表,為后續申報提供指引。
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A100000) 本表為必填表,是納稅人計算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的主表。納稅人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以下簡稱“稅法”)、相關稅收政策,以及國家統一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小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等)的規定,計算填報利潤總額、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等有關項目。 納稅人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及應納稅額時,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的,應當按照稅收規定計算。稅收規定不明確的,在沒有明確規定之前,暫按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計算。 3.《一般企業收入明細表》(A101010) 本表適用于除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和民間非營利組織外的納稅人填報,反映一般企業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取得收入情況。納稅人應根據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填報“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和“營業外收入”。
4.《金融企業收入明細表》(A101020) 本表僅適用于金融企業(包括銀行、信用社、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企業)填報,反映金融企業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取得收入情況。 金融企業應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填報“營業收入”“營業外收入”。
5.《一般企業成本支出明細表》(A102010) 本表適用于除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和民間非營利組織外的納稅人填報,反映一般企業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發生成本支出情況。 應根據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填報“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和“營業外支出”。
6.《金融企業支出明細表》(A102020) 本表僅適用于金融企業(包括銀行、信用社、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企業)填報,反映金融企業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發生支出情況。納稅人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填報“營業支出”“營業外支出”。 金融企業發生的業務及管理費填報表A104000《期間費用明細表》第1列“銷售費用”相應的行次。
7.《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收入、支出明細表》(A103000) 本表適用于事業單位和民間非營利組織填報,反映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非營利組織等按照有關會計制度規定取得收入,發生支出、費用情況。納稅人應根據事業單位會計準則、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規定,填報“事業單位收入”“民間非營利組織收入”“事業單位支出”“民間非營利組織支出”等。
8.《期間費用明細表》(A104000) 本表適用于除事業單位和民間非營利組織外的納稅人填報,反映納稅人根據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發生的期間費用明細情況。納稅人應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小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分行業會計制度規定,填報“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等項目。
9.《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A105000) 本表反映納稅人財務、會計處理辦法(以下簡稱“會計處理”)與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以下簡稱“稅收規定”)不一致,需要進行納稅調整的項目和金額情況。 納稅人按照“收入類調整項目”“扣除類調整項目”“資產類調整項目”“特殊事項調整項目”“特別納稅調整應稅所得”“其他”六類分項填報,匯總計算出納稅“調增金額”和“調減金額”的合計金額。 數據欄分別設置“賬載金額”“稅收金額”“調增金額”“調減金額”四個欄次!百~載金額”是指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核算的項目金額!岸愂战痤~”是指納稅人按照稅收規定計算的項目金額。 對需填報下級明細表的納稅調整項目,其“賬載金額”“稅收金額”“調增金額”“調減金額”根據相應附表進行計算填報。
10.《視同銷售和房地產開發企業特定業務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10) 本表反映納稅人發生視同銷售行為、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未完工產品、未完工產品轉完工產品,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需要進行納稅調整的項目和金額情況。 填報視同銷售行為、房地產企業銷售未完工產品、未完工產品轉完工產品特定業務的稅收規定及納稅調整情況。 11.《未按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20) 本表反映納稅人會計處理按照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而稅收規定不按照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需要進行納稅調整的項目和金額情況。 填報會計處理按照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稅收規定未按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的會計處理、稅收規定,以及納稅調整情況。符合稅收規定不征稅收入條件的政府補助收入,本表不作調整,在《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40)中納稅調整。 12.《投資收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30) 本表反映納稅人發生投資收益,由于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需要進行納稅調整的項目和金額情況。 填報投資收益的會計處理、稅收規定,以及納稅調整情況。發生持有期間投資收益,并按稅收規定為減免稅收入的(如國債利息收入等),本表不作調整。處置投資項目按稅收規定確認為損失的,本表不作調整,在《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90)進行納稅調整。處置投資項目符合企業重組且適用特殊性稅務處理規定的,本表不作調整,在《企業重組及遞延納稅事項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100)進行納稅調整。 13.《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40) 本表適用于發生符合不征稅收入條件的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納稅調整項目的納稅人填報,由于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需要進行納稅調整的金額情況。 填報納稅人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會計處理、稅收規定,以及納稅調整情況。本表對不征稅收入用于費用化的支出進行調整,資本化支出通過《資產折舊、攤銷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80)進行納稅調整。
14.《職工薪酬支出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50) 本表反映納稅人發生的職工薪酬(包括工資薪金、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各類基本社會保障性繳款、住房公積金、補充養老保險、補充醫療保險等支出)情況,以及由于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需要進行納稅調整的項目和金額情況。納稅人只要發生職工薪酬支出,均需填報本表。 填報納稅人職工薪酬會計處理、稅收規定,以及納稅調整情況。納稅人只要發生相關支出,不論是否納稅調整,均需填報。
15.《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跨年度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60) 本表反映納稅人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需要進行納稅調整的金額情況。納稅人發生以前年度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未扣除完畢的,應填報以前年度累計結轉情況。 填報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會計處理、稅收規定,以及跨年度納稅調整情況。
16.《捐贈支出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70) 本表反映納稅人發生捐贈支出的情況,以及由于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需要進行納稅調整的項目和金額情況。納稅人發生以前年度捐贈支出未扣除完畢的,應填報以前年度累計結轉情況。 填報捐贈支出會計處理、稅收規定的稅前扣除額、捐贈支出結轉額以及納稅調整額。納稅人發生相關支出(含捐贈支出結轉),無論是否納稅調整,均應填報本表。
17.《資產折舊、攤銷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80) 本表反映納稅人資產折舊、攤銷情況,以及由于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需要進行納稅調整的項目和金額情況。納稅人只要發生資產折舊、攤銷,均需填報本表。 填報資產折舊、攤銷的會計處理、稅收規定,以及納稅調整情況。納稅人只要發生相關事項,均需填報本表。
18.《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90) 本表反映納稅人發生的資產損失的項目及金額情況,以及由于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需要進行納稅調整的項目和金額情況。 填報資產損失的會計處理、稅收規定,以及納稅調整情況。
19.《企業重組及遞延納稅事項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100) 本表反映納稅人發生企業重組、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技術入股等業務所涉及的所得或損失情況,以及由于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需要進行納稅調整的項目和金額情況。 納稅人發生企業重組事項的,在企業重組日所屬納稅年度分析填報。 填報企業重組、非貨幣資產對外投資、技術入股等業務的會計核算及稅收規定,以及納稅調整情況。對于發生債務重組業務且選擇特殊性稅務處理(即債務重組所得可以在5個納稅年度均勻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納稅人,重組日所屬納稅年度的以后納稅年度,也在本表進行債務重組的納稅調整。除上述債務重組所得可以分期確認應納稅所得額的企業重組外,其他涉及資產計稅基礎與會計核算成本差異調整的企業重組,本表不作調整,在《資產折舊、攤銷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80)進行納稅調整。
20.《政策性搬遷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110) 本表反映納稅人發生政策性搬遷所涉及的所得或損失,由于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需要進行納稅調整的項目和金額情況。 在完成搬遷年度及以后進行損失分期扣除的年度填報。 填報企業政策性搬遷項目的相關會計處理、稅收規定及納稅調整情況。
21.《特殊行業準備金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120) 本表適用于保險、證券、期貨、金融、擔保、小額貸款公司等特殊行業納稅人填報,反映發生特殊行業準備金情況,以及由于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需要進行納稅調整的項目和金額情況。 填報特殊行業準備金會計處理、稅收規定及納稅調整情況。只要會計上發生準備金,不論是否納稅調整,均需填報。 22.《企業所得稅彌補虧損明細表》(A106000) 本表反映納稅人以前年度發生的虧損需要在本年度結轉彌補的金額,本年度可彌補的金額以及可繼續結轉以后年度彌補的虧損額情況。 納稅人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時,應按照“先到期虧損先彌補、同時到期虧損先發生的先彌補”的原則處理。 23.《免稅、減計收入及加計扣除優惠明細表》(A107010) 本表反映納稅人本年度所享受免稅收入、減計收入、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的項目和金額情況。 填報本年發生的免稅收入、減計收入和加計扣除優惠情況。 24.《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優惠明細表》(A107011) 本表反映納稅人本年度享受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免稅優惠政策的項目和金額情況。 填報本年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包括H股)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優惠情況,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
25.《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明細表》(A107012) 本表反映納稅人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情況。納稅人以前年度有銷售研發活動直接形成產品(包括組成部分)對應材料部分未扣減完畢的,應填報以前年度未扣減情況。
26.《所得減免優惠明細表》(A107020) 本表反映納稅人本年度享受減免所得額優惠政策(包括農、林、牧、漁項目和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集成電路生產項目以及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項目等)項目和金額情況。 填報本年發生的所得減免優惠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A100000)第19行“納稅調整后所得”為負數的,無需填報本表。
27.《抵扣應納稅所得額明細表》(A107030) 本表反映納稅人本年度享受創業投資企業抵扣應納稅所得額優惠政策的項目和金額情況。納稅人有以前年度結轉的尚未抵扣的股權投資余額的,應填報以前年度累計結轉情況。 填報本年度發生的創業投資企業抵扣應納稅所得額優惠情況。企業只要本年有新增符合條件的投資額、從有限合伙制創業投資企業分得的應納稅所得額或以前年度結轉的尚未抵扣的股權投資余額,無論本年是否抵扣應納稅所得額,均需填報本表。
28.《減免所得稅優惠明細表》(A107040) 本表反映納稅人本年度享受減免所得稅優惠政策(包括小型微利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民族自治地方企業、其他專項優惠等)的項目和金額情況。
29.《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情況及明細表》(A107041) 本表反映高新技術企業基本情況和享受優惠政策的有關情況。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證書在有效期內的納稅人需要填報本表。 填報高新技術企業基本信息和本年優惠情況。不論是否享受優惠政策,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在有效期內的納稅人均需填報本表。 30.《軟件、集成電路企業優惠情況及明細表》(A107042) 本表反映納稅人本年度享受軟件、集成電路企業優惠政策的有關情況。 31.《稅額抵免優惠明細表》(A107050) 本表反映納稅人享受購買專用設備投資額抵免稅額優惠政策的項目和金額情況。納稅人有以前年度結轉的尚未抵免的專用設備投資額的,應填報以前年度已抵免情況。 32.《境外所得稅收抵免明細表》(A108000) 本表反映納稅人本年度來源于或發生于其他國家、地區的境外所得,按照我國收規定計算應繳納和應抵免的企業所得稅額情況。 填報本年來源于或發生于其他國家、地區的所得按照稅收規定計算應繳納和應抵免的企業所得稅。 33.《境外所得納稅調整后所得明細表》(A108010) 本表反映納稅人本年度來源于或發生于其他國家、地區的境外所得,按照我國稅收規定計算調整后的所得情況。 填報本年來源于或發生于不同國家、地區的所得按照稅收規定計算的境外所得納稅調整后所得。對于境外所得稅收抵免方式選擇“不分國(地區)不分項”的納稅人,也應按照規定計算可抵免境外所得稅稅額,并按國(地區)別逐行填報。
34.《境外分支機構彌補虧損明細表》(A108020) 本表反映納稅人境外分支機構本年度及以前年度發生的稅前尚未彌補的非實際虧損額和實際虧損額、結轉以后年度彌補的非實際虧損額和實際虧損額情況。 填報境外分支機構本年及以前年度發生的稅前尚未彌補的非實際虧損額和實際虧損額、結轉以后年度彌補的非實際虧損額和實際虧損額,并按國(地區)別逐行填報。
35.《跨年度結轉抵免境外所得稅明細表》(A108030) 本表反映納稅人本年度來源于或發生于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境外所得按照我國稅收規定可以抵免的所得稅額情況。 填報本年發生的來源于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境外所得按照我國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抵免的所得稅額,并按國(地區)別逐行填報。
36.《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年度分攤企業所得稅明細表》(A109000) 本表適用于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的總機構填報,反映按照規定計算的總機構、分支機構本年度應繳的企業所得稅情況,以及總機構、分支機構應分攤的企業所得稅情況。 僅在同一。ㄗ灾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內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分支機構的匯總納稅企業,。ㄗ灾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參照上述文件規定制定企業所得稅分配管理辦法的,按照其規定填報本表。
37.《企業所得稅匯總納稅分支機構所得稅分配表》(A109010) 本表適用于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的總機構填報,反映總機構本年度實際應納所得稅額以及所屬分支機構本年度應分攤的所得稅額情況。 對于僅在同一。ㄗ灾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內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分支機構的企業,根據本。ㄗ灾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匯總納稅分配辦法在總機構和各分支機構分配企業所得稅額的,填報本表。 匯算清繳申報流程 通常,就這幾步: 1、找到xx省電子稅務局 2、登錄 3、填錄數據 4、校驗核對 申報繳款不多說了,讓小君以四川省份系統來操作,帶大家一起走進具體操作! 一、登錄操作(示例) 1. 進入四川省電子稅務局點登錄。 2. 用戶登錄 二、選中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 3.選擇申報年度企業所得稅 三、填錄申報的操作 4. 進入A000000表填企業基本情況。 5. 資產總額為年初+期末除2 6. 填寫完后保存 (以上4-6步為企業基本情況填錄) 7. 需要填寫的表單的確認選擇 8. 逐表填錄表內數據。 9. 注意表與表之間的勾稽關系是否一致。 10. 注意稅收金額和賬載金額的區別。 11. 完善納稅調整的部份。 12. 點保存核對減免稅額。 (以上7-12步為各明細申報表的填錄) 四、核對享受到的減免稅金額 13. 核實減免稅金額。 五、對系統風險提示進行判別 14. 點擊校驗,檢查是否通過。 15. 風險提示服務 六、申報確認和繳款操作 16. 確認無誤后點提交后再點直接申報。 17. 確認應繳稅額無誤后點確定。 18. 告知優惠稅款信息。 19. 如有應繳稅款點擊我要扣款。 20. 系統自動進入應扣款界面后點繳款。 21. 有簽三方協議的點三方協議繳款。 22. 點直接繳款。 23. 繳款成功,全套操作完畢。 收藏!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明細表 2018匯算清繳必知必會的11個常見問題 問題一:哪些企業需要進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以下簡稱“匯繳”)申報? 答:凡在納稅年度內從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試經營),或在納稅年度中間終止經營活動的納稅人,無論是否在減稅、免稅期間,也無論盈利或虧損,均應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有關規定進行企業所得稅匯繳。 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的分支機構,也應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辦法〉的公告》(總局公告[2012]57號)等規定進行年度納稅申報,按照總機構計算分攤的應繳應退稅款,就地辦理稅款繳庫或退庫。 問題二:企業所得稅匯繳申報方式有哪些? 答:企業所得稅匯繳申報方式包括網上申報和上門申報。目前我省企業所得稅納稅人主要通過電子稅務局網上申報方式進行匯繳申報,納稅人如申報錯誤需更正申報的,請到辦稅服務廳上門申報。 問題三:企業所得稅匯繳申報何時開始,何時結束? 答:納稅人應當自納稅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進行匯繳,結清應繳應退企業所得稅稅款。納稅人在年度中間發生解散、破產、撤銷等終止生產經營情形,需進行企業所得稅清算的,應在清算前報告主管稅務機關,并自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60日內進行匯繳,結清應繳應退企業所得稅款;納稅人有其他情形依法終止納稅義務的,應當自停止生產、經營之日起6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當期企業所得稅匯繳。 問題四:2018年度在匯繳申報環節是否可以繼續使用“企業所得稅稅收政策風險提示服務系統”? 答:可以,按照總局統一安排和要求對該系統進行優化升級,在匯繳網上申報中繼續推送給納稅人免費使用。 問題五:使用“企業所得稅稅收政策風險提示服務系統”時,應如何申報? 答:使用“企業所得稅稅收政策風險提示服務系統”之前,需要提前一天網上申報財務報表;納稅人在網上填報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2017年版)后,可以根據自身經營情況,自愿選擇風險提示服務,系統即對納稅人提交的申報表數據和信息進行風險掃描,并在很短時間內將風險提示信息推送給納稅人;針對系統推送的風險提示信息,由納稅人自愿選擇是否修正,可以自行確定是否調整、修改、補充數據或信息,也可以直接進入納稅申報程序;納稅人完成風險提示信息修正后,可以再次選擇“風險提示服務”,查看是否已經處理風險提示問題,也可以直接進入納稅申報程序。 問題六:今年總局對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進行了修訂,本次修訂主要包括哪些變化?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57號規定,本次修訂共涉及對納稅申報表封面、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填報表單以及16張正式表單(有編號表單)的不同程度調整。其中《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基礎信息表》、《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及納稅調整明細表》、《企業所得稅彌補虧損明細表》、《境外分支機構彌補虧損明細表》4張表單調整幅度較大,其余表單僅為局部調整或者填報規則優化。 問題七:2018年度匯總納稅企業的分支機構匯繳申報內容與往年一樣嗎? 答:符合《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辦法》的跨地區經營企業分支機構,進行2018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申報時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2018版),具體填報內容包括“預繳方式”、“企業類型”、“分支機構填報-分支機構本期分攤比例”、“分支機構填報-分支機構本期分攤應補(退)所得稅額”,分支機構匯繳申報之前要確認總機構已完成年度匯繳申報。 問題八:今年小型微利企業年報的填報有哪些變化?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58號規定,總局明確了小型微利企業不再填報《一般企業收入明細表》、《金融企業收入明細表》、《一般企業成本支出明細表》、《金融企業支出明細表》、《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收入、支出明細表》、《期間費用明細表》6張表單,相關數據可直接手工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對應行次;《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基礎信息表》中的“基本經營情況”為小型微利企業必填項目;“有關涉稅事項情況”為選填項目,存在或者發生相關事項時小型微利企業必須填報;“主要股東及分紅情況”為小型微利企業免填項目。 問題九:納稅人2018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繳時如何享受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答: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在匯繳企業所得稅時,通過填寫納稅申報表相關內容,即可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免優惠。申報時,征管系統通過《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基礎信息表》中的“從業人數”、“資產總額”、“限制或禁止行業”等相關指標,自動判斷企業是否符合小微企業條件,符合條件的,系統將進一步自動計算減免稅金額,自動生成表單,為企業減輕計算、填報負擔!皬臉I人數”、“資產總額”指標按照財稅[2018]77號文件規定,計算全年季度平均值,應納稅所得額按照申報屬期不超過100萬元判斷。 問題十:納稅人享受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2018年度匯算清繳時還需要進行優惠事項備案嗎? 答:進行2018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繳納稅申報時納稅人無需向稅務機關報送優惠備案資料,切實簡化納稅申報資料報送,減輕納稅人辦稅負擔。 問題十一:企業發生資產損失企業所得稅年報稅前扣除時還需要報送相關資料嗎?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資產損失資料留存備查有關事項的公告》(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15號),企業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資產損失,僅需填報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及納稅調整明細表》不再報送資產損失相關資料。相關資料由企業留存備查。 來源:四川稅務、財稅解讀、會計有翅膀、自治州稅務局,財稅解讀等。 |